台南孔廟是全台第一座孔子廟,也是最早的文廟
也是早期全台童生入學之所,也稱為「全臺首學」
在孔廟東大成坊坊上就有「全臺首學」的牌匾
而台南孔廟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
可以說是台南古都的文化核心
每年9月28日秋祭大典是孔廟的一大盛事
祭典後上殿拔取智慧毛,求取智慧
這樣的活動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民眾參與
但是,智慧毛的數量有限
如果錯過了,就必須等明年再來排隊
進入孔廟要走側門,在入門之前可以看到右邊有一塊下馬碑
碑上用滿文跟漢字記「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
這塊下馬碑設立於康熙二十六年
也是是全台灣僅存的下馬碑之中年代最早的
台南孔廟是左學右廟的傳統格局
紅色的圍牆代表著崇敬高貴
這是緣自於周朝貴族宮殿冠服的顏色
可惜在二次大戰期間,孔廟受到戰火影響破壞的很嚴重
經過幾次分批整修成現在的模樣
但是今年初我們來訪的時候大成殿正在整修
所以也只能在外圍走走看看
大成殿裡除了奉祀先賢先儒之外
也存放了許多樂器
只能等待整修好之後再來參觀了
大成門內的大成殿是孔廟建築群中層級最高的建築
由12根柱子和三面承重牆支撐
還有清代至民國的總統賜的牌匾
像是康熙的御筆「萬世師表」、雍正御筆「生民未有」
乾隆御筆「與天地參」、嘉慶御筆「聖集大成、道光帝「聖協時中」
咸豐帝「德齊幬載」、同治帝「聖神天縱」、光緒帝「斯文在茲」
蔣中正「有教無類」、嚴家淦「萬世師表」、蔣經國「道貫古今」
李登輝「德配天地」、陳水扁「中和位育」、馬英九「聖德化育」
蔡英文「德侔道昌」等牌匾,還有禮器庫和樂器庫
台南廟大成門區的票價$25
30人以上團體8折優待
大成坊前方有一個半圓形泮池
泮池以北原本有櫺星門,現在已經不存在了
池中有許多烏龜在石頭上休息
大成坊前左右兩側有「禮門與義路」
早期只能經由禮門和義路進入大成門及大成殿
現在已修建成開放的廣場
東側是禮門、西側是義路
屋頂是硬山式燕尾
屋脊上有一對鴟尾
牆上有小花格窗
整體看得出來當年是主要的進出入口
東、西各有一座大成坊
外觀幾乎一模一樣
外側掛著「全臺道學」的金字橫匾
另外在東大成坊外,立有一塊下馬碑
使用滿、漢文雕刻「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十二字
臺南孔廟裡的牌匾、碑文真的很多
還有許多碑文的字都已模糊不清
明倫堂
這是儒學的講堂
前方抱軒使用四根柱子支撐木構架
本體面寬三開間,採格扇門
這裡擺放的碑文非常多
而且年代看起來很久遠
雖然有許多刻字幾乎已磨平
但也算是保存良好
明倫堂後方是文昌閣
仔細看看外觀很特別,一樓是正方形
二樓是圓形、三樓是八角形
但是這次來訪時沒有開放,覺得有點可惜
角茖的販賣機看起來很古色古香
中西合併的設計和孔廟融為一體
販賣部的外觀好像在整修
裡面的空間很小,但是販售的商品種類非常多
還有孔子的雕像
最特別的是臺南限定版點心麵
外包裝是孔子的畫像
吸引了許多外國觀光客購買
因為孔廟大成殿在整修,所以能看的古蹟並不多
大約花了半小時走完一圈,我們就到對面商圈逛
這條是府中街
街口的泮宮石坊是西元1777年建造的
好幾百年的歷史石坊
現在仍然聳立在孔廟旁
這原本是孔廟東大成坊的入口
日治時期時,因為要開闢道路而被隔離
很難得可以在台灣看到歷史這麼久遠的古蹟
平常日來,開的店家並不多
入口有一攤很特別的在地零食「椪糖」
可以現場DIY製作椪糖,也可以買現成的來吃
接下來是一間古色古香的麻辣、魚蛋
但是讓我感興趣的是他們家的杏仁茶
純手工製作的杏仁茶,喝起來味道濃郁
不像一般坊間喝起來水水粉粉的感覺
老闆建議第一口先喝原味,然後再加入杏仁粒
第一口入喉的濃純香已經深得我心
加入杏仁粒之後再喝,可以一邊咀嚼著杏仁
滿嘴充滿著杏仁的香味
再往後走,許多商店都沒有營業
僅有幾間簡餐、咖啡店營業
感覺很適合在這裡享用早午餐,或者喝咖啡、吃下午茶
享受古城的慢步調生活
先逛臺南孔廟,之後再逛商圈
非常適合排半天~一天的行程停留
但可惜的是孔廟在維修,所以能看的古蹟並不多
等維修好之後,再來一睹大成殿的風采
=======================================
臺南孔廟+孔廟府中商圈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2號
孔廟開放時間︰8:00-17:30
網址︰http://confucius.culture.tw/temple/temple09_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