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完工的英國都鐸式風格洋樓
靜靜的佇立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旁
這棟擁有百年歷史的洋樓
外觀亮麗色彩鮮豔,讓路過的人很難不注意到它
入口處有台北故事館的簡介
1913年,台北大稱埕茶商
經營永裕號的陳朝駿,在台北市基隆河畔圓山地區建造一棟洋樓
1914年完工後,主要是招待台灣士紳、政要以及名國茶商的聚會場所
也是家庭成員休憩、度假以及聚會的所在地
陳朝駿在1923年過世後,房子幾經易手
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曾作為前立法院院長黃國書的住宅
1979年由台北市政府進行徵購,暫時做為公園路燈管理處北區分隊駐在所
供辦公用途和放置器具
1987年12月正式交由台北市立美術館管理
1990年成立了「美術家聯誼中心」
1988年被指定為古蹟,調查和修復的工作也開始展開
2003年4月19日到2015年4月18日,由陳國慈女士認養
並讚助成立「台北故事館」對外開放
介紹台灣生活文化和推廣古蹟再利用,並且透過多樣的活動和展覽
讓大家能更親近古蹟
現在台北故事館裡面常常舉辦展覽
進去參觀展覽的同時,也可以欣賞這棟美麗的古蹟
這棟美麗的建築物,也吸引了許多準新人在這裡拍婚紗照
我們到達的時候,剛好有一對新人在這裡取景
台北故事館開放時間
週二~週日 10:00~17:30
入園票價︰全票$50/優特票$40
身心障礙者及其陪同者一人、未滿6歲兒童、65歲以上長者
和故事館之友,免費參觀
門票上面是台北故事館外觀的照片
門票的背面有空白處可以蓋紀念章
蓋了紀念章之後,整張門票就可以直接收藏
從外面看台北故事館,整棟建築鮮豔的色彩
以及歐式造型,讓人很難不注意到它
入口處有一扇大型鐵門,開放的時候,鐵門是敞開的
正前方是美麗的庭院
庭院裡有一個小小的愛心型狀的水池
小巧可愛的愛心水池正對著主建築物的大門
覺得驚訝的是居然可以在這裡看到睡蓮
雖然庭園小小的,但是種植了許多植物和花卉
加上規劃了完整的步道
走在庭院裡欣賞著花草
有一種幸福的感覺
庭院裡開的花朵很美
也吸引了許多蝴蝶來這裡採蜜
除了賞花之外,還可以欣賞蝴蝶翩翩起舞的姿態
都鐸時期建築前的庭院
就像是歐式小花園一樣
不僅小巧可愛,也襯托出建築物的美
從售票口的大鐵門進來,主建築物在右邊
台北故事館是仿英國都鐸時期的半木構造建築,是台灣罕見的建築形式
入口處是愛奧尼克式門柱
一樓是磚造的,為了要承受重牆
二樓是木造的結構
二樓的牆外樹枝狀優美的壁面是利用曲線、垂直、水平的木條構成的
歌德式的塔樓和煙囪是磚造
塔樓屋頂弧型的屋簷是採用銅瓦鋪成
塔樓鑲著綠、黃、紅三種顏色的彩繪玻璃
我想,以前住在這裡的人,應該也常常站在二樓的陽台欣賞花園的景色
或者看著孩子在花園裡奔跑的模樣吧!
從這扇門進去就可以參觀建築物裡面的設計
一走進去就聞到非常香的木頭味道
因為二樓是木造的,所以散發出濃濃的木頭香味
裡面是不能拍照的,所以只能描述
室內有壁爐,還有凸花磁磚和吊燈以及室外陽台、露台
解說員告訴我們,台北的氣溫並不會非常寒冷
所以壁爐使用的次數非常少
中間的這間房間,剛好擺放的大圖輸出是可以拍照的
所以只能看著這張照片,想像室內的樣子
參觀完古蹟之後,回從側邊出來
側邊的白色玻璃屋裡是紀念品販賣區
主要是販售藝文手作禮品、書籍、紀念品....等
來到房子另外一邊側邊
這樣的場景,彷彿真的來到了英國小鎮
好有英式風味呀~
玻璃屋的另一個出入口,但是裡面好像封住了,沒辦法進出
這一邊有一個長石凳
石凳上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雕花
一邊雕的是蝴蝶,也標示出了東南西北的方位
另外一邊的雕花是蜜蜂,一樣有標示東南西北的方向
可惜的是蜜蜂的翅膀出現紅紅的不是流血,而是檳榔汁
看來是沒公德心的遊客來這裡參觀,留下記號
古蹟裡有一座小公園
正在好奇,已經有一座歐式小花園了
怎麼又有小公園
而且樓梯旁邊還有防空洞
這個防空洞入口已加裝了鐵門封住
被樹木、雜草和藤蔓覆蓋住
但仍隱約可以看見防空洞的遺跡
走上去一看,原來是小型遊樂場
好令人懷念的跳房子和石頭滑梯
地上畫的跳房子是小時候,最常和鄰居的小朋友一起玩的遊戲
這裡還有教大家玩跳房子的遊戲方法,好懷念喲~
石頭溜滑梯現在在台北幾乎看不到了
早已被塑膠溜滑梯和塑膠作成的遊樂設施取代
沒想到來台北故事館,還可以看見快消失的兒時遊樂設施
現在台北故事館裡常常舉辦展覽
這些展覽的作品,讓古蹟賦予了新的生命
有了藝術作品陪伴,洋樓不再是空盪盪的老房子
進來按個讚唄!!
一併推廣你的粉絲專頁
=====================================
台北故事館-TaipeiStoryHouse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81-1號
電話︰02-2586-3677
網址︰http://www.storyhouse.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