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泰古厝」是台北市現存古宅中,年代最久的古厝之一
清乾隆19年,祖籍福建安溪的林欽明帶著家人來台
四子林志能在艋舺開設「榮泰行」,經商成功後
在台北市大安區四維路141號蓋大厝
於清道光2~3年完工,名為「安泰厝」
民國67年因為沒有被列入古蹟,差點被拆除
後來在專家學者的建議和奔走下成立了遷建計畫
最後遷移到濱江街5號,成為「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民國98年配合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成為展館並擴建庭園
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庭園是後來才建造的
現在林安泰古厝已經成了觀光景點
每天吸引了一車車的日、韓觀光客前來參觀
我們當也不能錯過這個台北市的重要觀光景點
選擇天氣晴朗的時候來參觀
林安泰古厝目前是不收門票的
走進了古色古香的大門
千萬要記得索取導覽DM以及集章套印卡
集章套印卡分別可以集五款和四色套印章
兩種都收集到之後,五款章可以留下來做紀念
四色套印章能當成名信片,自已保留或寄出去都可以
右側有林安泰古厝的由來說明
我直接拍下來回家再慢慢看
因為實在是不想站在大太陽底下觀看呀~~
一眼望去,整個文物館非常大
後來我決定從右邊開始走起,然後參觀一圈回到入口處
才剛開始參觀,就發現門框和窗框都很有特色
凡事門框,不管是長廊還是隔牆的門框
幾乎都是瓶子造型
走過去有種「出入平安」的感覺
將富有吉祥涵意的動物或物品運用在建築上面
一直是中國祖先們的運用手法
無論是居住者或者參觀者
不僅眼睛能欣賞到美麗的門框和窗框
心裡也能感受到吉祥語的氛圍
窗框的圖案非常豐富
讓我們覺得好像在欣賞藝術品一樣
站在窗前,還能感受到一陣陣的涼風
不僅美觀,也很通風
蝙蝠、蝴蝶、桃子....等造型的圖案,讓人看得目不轉睛
我們差點開始一個個數總共有幾個圖案
一進走林安泰民俗文物館時,我們選擇先往右邊走
以住宅的風水來說是龍邊
這邊就像是一座小花園一樣
除了小橋流水之外,還種植了許多樹木
實際走一趟,感覺有點像是在山林裡的感覺
硓𥑮石院
硓𥑮石是海中珊瑚化石的特殊景觀石材
澎湖居民將硓𥑮石用於構築房屋
也用來建造防風牆
這裡用來作為景觀主題
接著還有飛石步道(現已封閉,禁止進入)
飛石步道展現出台灣山林的溪石野澗地景
玉帶橋
瀑布假山&邀月亭
假山給人的感覺有點像水墨畫
走上邀月亭,不僅可以欣賞池裡的荷花
也可以遠看古厝
愛波亭
炎熱的夏季,在這亭子裡乘涼休息
除了降降暑氣,也可以欣賞雨前樓
雨前樓、隨月閣、映月大池
映月大池裡現在有幾株蓮花開花
有許多人會選擇在這裡繪出眼前的景色
今天遇到好多人來這裡外拍
不用門票的林安泰古厝
是拍婚紗照、全家福的最佳外拍景點
雨前樓前方放著一頂紅色大花轎
除了是新人拍婚紗的主角之一
也是遊客拍照打卡的道具
走進參觀,一樓感覺很像是教室
接著到二樓參觀
二樓擺放的桌椅,讓人感覺好像到了中式餐廳一樣
欣賞著古色古香的建築,感覺好像回到了古代一樣
二樓有一個「美人靠」,這是傳統特色坐具之一
將欄杆和座椅結合,置於山顛、水岸或賞景處
呈現出女生倚欄悠閒的坐姿,所以俗稱「美人靠」
「雨前樓」是閣閩南風格的樓閣
最值得欣賞的是屋頂和屋簷建築特色
隨處都可以看到象徵吉祥的物品或動物的雕刻
雨前樓旁的隨月閣也很有特色
我們在這裡發現了101
也就是窗戶呈現出101的樣子~~(笑...)
離開雨前樓的時候,在側邊發現了奇妙的畫面
就是從這個角度看過去,雨前樓的側邊好像犀牛喔~
中國建築實在是太特別了,連側邊都有玄機....
茶餘亭
椅靠在池邊的亭子
兩旁窗戶微微開啟時
裡面的溫度涼爽舒適
炎炎夏日裡,如果真的可以在亭子裡泡杯茶休憩一下
那該有多好呀~
沿著曲橋來到醉茶居
中國傳統的建築通風都很良好
在裡面的溫度比在外面還低
醉茶居是個乘涼賞景的好地方
不僅可以近距離的欣賞池中蓮花
還可以欣賞雨前樓的建築之美
甚至讓人有種回到中國古代的感覺....
接著來到醉茶居後面的古厝
裡面有投影布慕和椅子
似乎是可以坐在裡面看導覽影片的感覺
但是現在並沒有播放任何影片
側邊有一區非常有趣的「安雞樂業」活動
就是可以將牆上的衣服、飾品拔起來黏在前方的白雞身上
為牠們穿上不同的衣服打扮
緊接著要來參觀林安泰古厝本尊了
古厝前方的月眉池,在風水上有著聚寶納財的用意
實際上則具有防禦、防火、供水以及降溫等作用
林安泰古厝屬於閩南建築
在原址四維路的時候
是完整的傳統民居風水地景
當時分金線正前方以蟾蜍山巒頭作為「風水案山」
前有案山,左右有青龍、白虎護砂圍蔽
半月水池前是平坦的藏風聚氣「明堂」
現在在新址這邊,則是使用假山、微凸草坡包被中央明堂腹地
呈現當年古厝的風水地景象徵
進入古厝之後,我們一樣從右邊開始參觀
展示出來的鐘、桌椅、傢俱以及燈壺
年紀最大的也有百年的歷史了
古代的錢箱
當年為主人家存放了許多財物
這些從清朝就流傳下來的文物,真的讓我們大開眼界
相信一定是使用了良好的木頭,才有辦法存放這麼久
參觀古厝,不僅可以了解當年的建築工法
也可以了解古厝的隔間、房間配置以及生活模式
因為是從最外側開始參觀
所以對於隔間方式感到好奇
側邊看起來是可以隔成3間房間的空間
但是通到走廊的門只有2扇
而且隔間又有門可以通到隔壁
這樣的設計讓我們百思不解
看來,還是要參加導覽才能知道這樣的設計用意了
在艷陽下,穿梭在古厝裡,真的可以感覺到涼風徐徐的吹來
如果是現代的公寓大樓,早就開冷氣吹了吧~~~
接著來到飯廳
以前的人飯桌都是圓的
小時候聽長輩說,這樣代表團圓、圓滿的意思
現在一般的家庭好像都是在茶几上吃飯
或者使用方型的桌子了
碗櫃和飯桶
飯廳的旁邊就是廚房了
記得小時候有一個親戚家也是用這樣的灶生火煮飯
碗櫃的設計好像都有空洞
自已猜想這樣的設計是不是要讓碗盤快點乾?
竹籃
現在應該只有在結婚迎聚的時候才看得到竹籃了吧!
原本要繞到正廳開始參觀
但是因為太好奇正廳這排房子前後都有走廊
所以就從後走廊開始一間一間參觀
首先看到的是小姐房(應該是指家中未出嫁的女兒房間)
古代的床,三面都是包起來的
然後有鏡子、雕刻以及通風孔設計
然後在床的旁邊有洗臉台和尿桶
印象中,在電視看到的古代劇都有茅廁?
因為我們是從後走廊參觀,所以一進來就先到房間
實際上進小姐房時,會先到小廳房
有化妝台、休息用的桌椅
還有衣廚、衣箱,再走進一道門才是小姐房的臥床
隔壁房間是父母房
因為房間裡面有嬰兒床
所以我們覺得是父母房
古代的嬰兒床看起來很涼,而且還可以搖晃
接著是正廳
也就是古厝大門一進來就會看到的廳堂
神桌也是放置在這裡
然後兩側牆上掛著祖兒的畫像
正廳的左側第一間是祖父母房
這也是我們自已猜測的
因為光是床的造型就很華麗
連化妝台、洗臉台也和其它房間的樣式不同
這裡還有掛衣服的衣物架
隔壁的房間,我們猜測是兒子房
除了睡床上沒有裝鏡子之外
連尿桶也跟小姐房的不一樣
所以我們才會猜測這間是家中還沒結婚的兒子睡的房間
古厝的左側最外面那一排展示了許多文字、照片資訊
主要是讓遊客了解古厝的建築、設計
這些資訊可以讓我們更加明白老祖宗的建築工法
以及圖案所代表的意寓
另外還有互動體驗
遊客可以動動手,增加參觀的樂趣
再來就是古厝的歷史軌跡
珍貴的老照片細說著古厝早期的情形
古老的文物一件件分別放在不同的房間裡
其中還有古時廟宇相關物品
真的很擔心在沒有展示櫃以及溫度控的保護
這些古物很快就會損壞了
古時候兒童的衣、帽
看得出來古代衣物用色鮮艷
而且圖案也很華麗
另外一個房間展示的床和化妝台
聽說這些也有百年的歷史了
接著展示的物品代表早期的農業
還有踩高蹺體驗
讓我覺得有趣的地方是長竹椅
因為立起來就是兒童坐椅了
真的是非常一張非常實用的椅子呀~
有一個小房間的擺設看起來好像是辦公的地方
除了古老的立燈、大書桌,還有一張扶手椅
牆角一張張的老照片
記錄著屋主以前居住時的情形
現在林安泰古厝也常常不定期舉辦活動
其中有一項「抓週」活動非常受觀迎
寶寶出生滿週歲時
一般家庭依照古禮都會舉辦抓週儀式
家裡戰果有新生兒,可以到官網查詢詳細活動內容
參觀完古厝內部之後,千萬不能錯過後方的外側
後方除了有男女生洗手間之外
也可以看到其它建築的美
一層層像波浪的圍牆
營造出像雲海般的感覺
寬大的門框,就像是畫框一樣
讓人一眼望去,有欣賞畫作的感覺
早期的打水設備,現在實際壓,已經沒有水流出來了
在古厝周圍都可以看到古井
目前這些井也都封起來,以防有遊客掉落
最後回到大門入口處的左側假山群
這座假山看起來不大,但實際在裡面走訪
卻感覺無窮無盡
看起來像潑墨畫的假山,出入口只有一個
但是裡面有幾個分叉路
除了可以自由探索之外
選擇不同的路走,看到的感覺也不一樣
有時感覺像是海浪,一波接著一波
有時又像是在雲層裡
如果帶小朋友來,還可以在裡面玩躲貓貓了~~
逛完了林安泰古厝,也收集到紀念章
離開前別忘了將名信片撕下來寄給親友喲~
我們仔細參觀加上拍照時間,大約花了2個半小時
如果只是拍照而已,其實1個小時就夠了
另外還可以到對面逛夢想館、花博新生園區、天使生活館....等
度過一整天的假未假期!
進來按個讚唄!!
=============================================
林安泰古厝
地址︰台北市濱江街5號
電話︰02-2599-6026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09:00~17:00
(週一休館)
網址︰https://linantai.taipei/Default.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