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金瓜石的掏金熱潮退了之後,本山五坑就荒廢很久
一直到黃金博物館成立之後,才整修部份供遊客參觀
正式進入參觀前,可以看到右邊擺放的壓風機
壓風機可以將空氣加壓,經由連通的大小風管
將風力送進坑內主要巷道與支巷
這裡擺放兩座壓風機,是台灣光復後
臺金公司添購的,分別有五百以及六百馬力
當壓力不足時,兩座壓風會同時啟動
能夠近距離參觀這龐然大物,覺得很新鮮
本山五坑坑道體驗,一個人的費用是50元
購票後,每個人都會拿到一個帽套
因為進入坑道體驗,都一定要戴安全帽
在戴安全帽之前,先戴帽套再戴安全帽,會比較衛生
驗完票後,走進去的右邊是四坑線
五坑配電所主要供應金瓜石地區的電力來源
將水湳洞方面傳送過來變壓後
將電力分配到本山四坑、五坑、日式宿舍區、金瓜石太子賓館
以及祈堂老街等處,現在保留下來的是四坑線
我們先在這裡欣賞一段影片之後,才能進領取安全帽
領完安全帽之後,解說人員事先說明進入坑道的注意事項之後
才能正式進入礦坑體驗當年採礦的情形
日治時期,礦工都會唱「安全歌」
這首歌的曲調目前已經失傳了
但是歌詞內容卻保留了下來
礦坑外面保留了運輸車和軌道
這些礦坑的一磚一瓦,都經歷了淘金時期的興盛以及衰敗
也是這項產業興衰的最佳見證
舊時期坑內忌諱的事
一、禁止吹口哨,主要是避免因雜音而干擾了談話,也是台灣民俗的禁忌
二、禁止女性入坑,為避免搜身不便,所以禁止女性入坑工作
三、坑內不談「蛇」,蛇是虎頭蛇尾的預兆,傳說會道致挖不到金礦
金瓜石地區的坑道總長度達600多公里,幾乎可以繞台灣一圈了
坑道裡的巷道分叉很多,就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宮一樣
金瓜石地區有9個坑道,目前只開放本山五坑讓人參觀
而且還特地另外開鑿了一條坑道當出口
所以實際體驗坑道的長度大約是200公尺
另外,坑道裡也設置了蠟像,讓遊客能更清楚了解當年礦工的工作情況
為了開放參觀,坑道裡舖設了鐵板讓人行走
原本的坑道裡是碎石和鐵軌,走起來很危險
但是坑道裡還是有滲水的情況,參觀時還是要小心地滑
坑道的入口處初段,舖上了堅固耐用的紅磚
沿途看到的巨型鐵管,就是壓風機注入空氣的氣管
原本的坑道,到了這裡分成左右兩條坑道
靠近參觀時,語音導覽自動起動
說明現在蠟像目前的工作內容
現在正在模擬當年架牛條的模樣
架欀工,用相思木作支架
以防岩塊掉落,俗稱「牛條」
右邊的坑道已經堆滿了許多落石
眼睛看到的礦車,讓人更能明白當年運礦的情形
接著走的這一條,就是另外開鑿的出口
不斷滴著水的礦坑,再加上有一小段斜坡
走起來,真的讓人有點心驚膽跳,好怕滑倒呀~~
走一小段之後,發現金礦脈
其實,這片礦脈是模擬真實金礦脈而製成的
大家可以近距離的仔細看看黃金在哪兒?
如果看到閃亮亮的金黃色,就是黃金了
礦脈裡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礦石
除了黃金之外,也有其它種類的礦石
接著往前走,有一處蠟像區是封鎖的,無法近距離參觀
感覺前方的站台已經損壞,還沒有維修
但是隱約可以看見裡面掛著鑽孔和發炸藥及引爆的牌子
然後再往前走一點點
就看到一個礦工躺在角落,摀著耳朵
而這裡就是模擬當年的爆破安全區
當年在炸隧道時,放置好炸藥之後
要躲到安全的地方,以防爆炸的威力引起周邊礦石掉落
爆破之後,就要清理這些礦石啦~
將礦石全部放在台車上,然後運到礦石處理場
礦工們辛苦工作,當然也有休息時間
午餐,都是從家裡帶來的便當
到了中午時段,大家在休息區用餐聊天
但是飲用的水,也要從家裡帶來
因為金瓜石地區的水源都含有大量的礦物質,是不能飲用的
所以每個礦工都從家裡帶水來喝
那,如果要上廁所,怎麼辦?
礦工們都是男生,所以大多就在礦坑裡解決囉!
工作了一天,到了下班時間
每個人都要接受例行的搜身檢查
確定沒有偷竊黃金,才可以回家
參觀完本山五坑之後,也了解了當年礦工們工作的情形
雖然現在金瓜石的淘金產業已經停採了
但是遺留下來的是珍貴的文化資產
其實十幾年前也有來參觀過本山五坑
印象中,那時坑道裡的設備都很完善
反觀,現在再次參觀時,卻感覺沒有在維修
有許多蠟像區有損壞的現像也沒有修復
不管是對國內旅客還是國外的旅客來說,似乎有點失望
希望收了坑道體驗費用之後,能盡快修復
讓人有還想再去參觀的動力....
進來按個讚唄!!
兔子小姐
一併推廣你的粉絲專頁
=====================================
黃金博物館-本山五坑
地址︰新北市瑞芳區金光路8號
電話︰02-2496-2800
網址︰http://www.studioss.com/goldstory/stone/point-04.htm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09:30~17:00;週六&日 09:30~18:00
每月第一個星期一、農曆除夕、年初一、天然災害停止上班上課時公休
門票︰$50/1人
停車資訊︰黃金博物館附近有付費停車場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