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三座北迴歸線標碑
其中有兩座在花蓮,分別是花蓮的舞鶴和花蓮的靜浦
每一座北迴歸線標碑都有著獨特的設計
位於豐濱鄉靜浦村的北廻歸線標
第一眼看到的時候,覺得外型感覺好像一座獎盃
參觀北廻歸線界標似乎也變成了來到花蓮的必遊景點之一
當我們抵達的時候,看到不斷的有大型遊覽車載著遊客來拍照
在花蓮旅遊,幾乎都是走山路或沿著海岸線行駛
能夠中途停留上洗手間的地方不多
所以我們一到達靜浦北迴歸線界標的時候
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廁所
接著再慢慢欣賞風景
看到洗手間旁的一面圖,實在是不知道圖的內容是什麼
但是卻充滿了原住民的風味
往長廊看過去,靜浦北迴歸線界標就在眼前
在參觀靜浦北迴歸線界標之前,在柱子上面看到一個小小的告示牌
描述一下裡面的內容︰
太陽的部落-靜蒲
暖色的村落,靜浦,阿美族語稱「Cawi'」(札位)
意指山坳裡的坢地。靜浦的地理位置在花蓮縣豐濱鄉
夾在山間,坐落於秀姑巒溪出海口
豐富的出海口生態,促成部落以漁業為主要的產業
以海鮮為主食,凌晨出海捕撈的生活文化
至今仍繼續傳承著
告示牌底下還描述了靜浦遺址(cepo'事件)
大港口cepo'事件是1877年阿美族人
在面對清軍「開山輔番」政策壓迫下而展開的集體抗暴行動
事件發生在今日的靜浦國小操場西邊
這裡也是靜浦遺址的考古地點
出土距今約一千五百年到二、三百年前的石器、陶器與鐵器
考古學家以「靜浦文化」稱之,是台灣東部鐵器時代的代表
記得之前員工旅遊的時候來到豐濱鄉
就有看過很多考古的遺址,跟展示品
可以證明臺灣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存在,而且有史前人類居住呢...
再回頭看看靜浦北迴歸線界標
大風大雨讓我們無法撐著傘走近北迴歸線界標
心裡也很佩服這些大陸遊客
居然可以冒著風雨跑到北迴歸線界標底下拍照
雖然颱風過後仍然風大雨大,沒有辦法看到周圍青山的美景
但是我相信雨過天晴之後,蔚藍的天加上連綿的山脈
一定可以襯托出靜浦北迴歸線界標的美
這座靜浦北迴歸線界標最特別的是中間狹長細縫的設計
這樣的設計就像是北半球的溫帶和熱帶的分界線
想像天氣好的時候,站在北迴歸線界標底下
感受兩腳踩在不同的氣候帶的感覺
仔細的看看靜浦北迴歸線界標
就越覺得它很優雅
沒有花俏的造型,全白的外觀
靜靜的佇立在這裡
也吸引了許多遊客願意冒著風雨前來和它拍照
進來按個讚唄!!
兔子小姐
一併推廣你的粉絲專頁
====================================
靜浦北迴歸線界標
地址︰花蓮縣豐濱鄉靜浦村
停車資訊︰附設免費停車場
====================================